老上海改出新地标

2018-11-27 浏览量: 518

上海是中国会展经济较为领先的城市,会展业的“加速跑”既引领了国内产业变革,又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品格,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一个展会改变一座城。走进今天的上海,许多人会想起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如何处理大型会展留下的建筑物,需要发挥城市规划者的智慧。八年了,上海世界博览会周边5平方公里的世博区现在怎么样了?专家们为此发明了一个新词:“双遗产”(工业遗产、世博遗产)。如何整合世博资源、发挥好后续效应?这是摆在世界级会展城市面前的难题。原上海市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上海世博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姜富明说,要用绣花功夫慢慢来。

筹备已虑展后时

慢功绣出新天地

历届世博会证明,世博会的后续效应远远大于其筹办、举办期间的直接效应,把握世博后续效应对城市发展转型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内涵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世博会开始时,专家们就在考虑“后世博”了。慢工出精品,世博会会展旧址正发生令人欣喜的变化:这些地方逐渐成为市民公共活动区、央企总部集聚区、上海文化艺术新地标。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上海世博地区今后将定位建设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中央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这一规划,原世博会后滩地区近两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市民共享的开放式大绿地——“世博文化公园”。已建成28公顷滨江湿地公园向市民开放,接下来的公园绿地设计,将综合考虑规划中的大歌剧院、世博会后保留的部分外国国家馆,结合原克虏伯工业遗存,新建一座高水平的温室花园。

老厂房牵手新文化

开放性延展旧空间

纵观世界上老工业基地的更新,一个普遍的方法就是以创意产业为引领,巴黎左岸、伦敦泰晤士河两岸、德国鲁尔地区等,走的都是这条路。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改造和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世博会。工业建筑具有大跨空间特征,比较适合改造为展馆。展馆有效保存了地区的历史脉络和集体记忆,既减少了建筑垃圾,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也为地区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风貌特色。

作为“双遗产”的发电厂再生是由同济大学的章明团队完成的。它采用历史叙事的方式,将辉煌工业时代的遗存变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继而蜕变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历程见证了一个昔日能源输出的庞大机器如何转变为推动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强大引擎。团队采取的是有限干预原则,最大限度地让厂房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原有秩序和工业遗迹特征得以体现,同时又刻意保持了时空跨度上的明显痕迹,体现新旧共存的特有建筑特征;以空间的延展性释放建筑的开放性与日常性,让其以积极的姿态融于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以漫游的方式打开了以往展览建筑封闭路径的壁垒,开拓出充满变数的弥漫性的探索氛围。

让老工业区锈带变绣带

城市底片应有多重色彩

黄浦江沿岸的杨浦老工业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老工业区更新,仅杨浦滨江南段,规划保护及保留的历史建筑总计 24 处,共 66 幢,总建筑面积达26.2 万平方米。

工业遗产的“锈带”如何变身“绣带”进入新时代?姜富明介绍,在2004年,同济大学教授莫天伟就针对工业老厂房,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保留工业历史文脉的建议,最终被采纳。由此在世博园区规划中保护了一定面积的工业老厂房,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破天荒的创举,也是人类旧城改造史上的一次创举。莫天伟提出“要让工业老厂房从‘锈—绣—秀’生辉,让未来拥有记忆”。

杨树浦一带滨江环境如何焕新?章明团队提出了“三带、九章、十八强音”的构想。“三带”是指5.5公里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漫步道、慢跑道和骑行道“三道”交织活力带,以原生植物和原有地貌为特征的原生景观体验带。“九章”就是对于整个杨浦南段滨江的区段划分,团队在场地遗存的特色厂区基础上进行不同空间处理、情绪体验、功能倾向的规划设计,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九个章节。在充分调研场地工业遗存的基础上,他们提炼出“十八强音”的工业遗存改造新亮点。

姜富明说,世博会的经验表明,城市的发展不是推翻重建,而应当像底片叠加,色彩越来越丰富。每一届世博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一个新台阶,而综合类世博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将会影响几十年。上海世博会后的老城、老建筑更新还在进行中。(转自中国贸易报)

特装推荐 更多>>

明星设计师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