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构建工业“会展+”生态圈(创新会展·场馆篇)

2021-04-08 浏览量: 3682

“创新是佛山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源,佛山创新最明显的区域就是我们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日前,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锡雄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位于中德工业服务区内的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是一座具有国际化特色,同时结合佛山及珠三角制造业特点的大型专业会展中心,为国内展馆运营商业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2015年,我们和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展开合作。按照它的标准,我们建设了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填补了国内工业会展市场的空白。”朱锡雄说,该展馆因工业服务而生、瞄准工业而建,硬件水准很高:每平方承重可达10吨,馆内可以展示大型盾构机。周边交通设施齐全,场馆紧邻佛山地铁3号线的上僚站,可快速到达佛山中心城区和顺德城区。

加快产业创新链建设

“佛山以工业著称,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非常适合我们的定位,适宜举办建材、陶瓷、家电等系列工业展会。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好的工业会展之一。”朱锡雄说,珠三角地区的会展业走在全国前列,佛山会展业要做什么,怎么体现差异化和优势,如何和广州、东莞、深圳等城市展开合作,是佛山方面一直思考的问题。

此前,佛山制造业缺少一个公共、开放、展示的大型平台。在佛山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过程中,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会展业需要贡献更大的力量。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2015年,佛山市顺德区启动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项目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座大型专业会展中心建成投用。

4年来,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磁聚效应渐显,引进培育多个品牌展会,包括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等,加快服务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近期,潭洲会展品牌再提升,明确以“中国工业会展第一馆”为新品牌定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六大行动计划,实现“768”战略目标,即未来五年内,潭洲会展实现工业类展会数量占比70%,工业类细分市场展会覆盖率为60%,工业类展会营收占比80%,做到“以展促产,以展兴城”,构建“会展+”生态圈。

打造工业会展标杆品牌

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联合各工业会展相关主体,发起组建全球首个以工业会展为唯一属性的会展联盟——中国工业会展联盟,进一步扩大潭洲会展“朋友圈”,加速资源集聚整合。与此同时,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与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涉及智慧展馆建设、展会知识产权促进及保护等。此外,将重点推进“一馆两平台”和5G工业应用示范展馆新基建项目,建设国内第一家未来工业展示体验馆,搭建潭洲智慧工业会展云平台与潭洲工业赋能服务云平台,推动5G覆盖,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朱锡雄说,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是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运营的顾问,全程参与了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在运营方面给了(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很大的帮助,包括运营的文化、运营的理念、运营的模式以及招展工作。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通过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引进了国际化展会,吸收了国际化理念。

在国际化的运营团队和人才队伍方面,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派出专业高管协助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运营决策和管理,共同打造管理团队,并借助德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招揽展馆管理人才,组建了一支由国内专业人士和海归人士组成的专业运营队伍。

撬动和引领片区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参考了汉诺威建学的模式,参照德国汉诺威会展中心设立汉诺威机器人学院的方式建立了佛山机器人学院。”朱锡雄介绍说,佛山机器人学院提供培训、机器人资源、集成商的信息,实际上是一个政府主导的信息交换平台。佛山、外地、外国的机器人相关企业均可在机器人学院获得服务。

“我们和汉诺威的合作,至今已经四五个年头了,总体效果很好。”朱锡雄表示,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运营好、管理好,可以撬动和引领整个片区的发展,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二是促进佛山工业发展,三是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德国及欧洲企业来佛山投资。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作为世界展览巨头,它来佛山开展合作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引领,也为我们引进欧洲其他企业给予了很多帮助。”朱锡雄说,伴随潭洲会展品牌的提升,佛山会展在华南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特装推荐 更多>>

明星设计师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