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德
力促展商观众精准对接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建立服务模式型增强展商黏性。为了方便内部管理和对外宣传,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早就开始建立展会操作模型:流星模型、太阳模型、蛛网模型。流星模型是传统展会模型,组委会搭建展会平台,展商自由参展,这种展会展商与组委会黏度不高;太阳模型是服务型展会模型,组委会通过组织丰富的专业活动,为展商提供服务,通过服务黏住展商;而蛛网模型是密集服务型展会模型,服务项目将更加专业、更加多样性。在展会期间,展商希望找到有效的观众,乃至以后和专业观众进行非常有效的专业对接。这是很多展会都面临而且都孜孜以求的目标。刘强德认为,“互联网+”为满足展商这个诉求带来了改变。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探索在展会里建立“阿里巴巴”,让展商和观众提前通过线上互相加深了解,以达到在展会举行的短时间内能达到更好沟通的效果。
实现展商观众精准对接。刘强德表示,现在会展行业也很重视“互联网+”,但“互联网+”不是技术叠加会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如果不用“互联网+”改造会展行业,会展业早晚会被淘汰。刘强德强调要实现展会的“滴滴打车”功能,让观众与参展商精准配对。而要做到这点,必须重视大数据应用,因为这将是展会行业服务的基础。但是大数据的建设不是靠简单的一个软件或者行业具有积极性就可以做到的,它是一门非常缜密的科学。中国畜牧业协会正在与核心的展商,包括核心会员来共同建立行业大数据。刘强德认为,展会的O2O模式就是展会的一些内容通过线上提前充分预热,再在展会平台上实现线下的展示。因为在前期线上预热时,展商就可以和很多观众进行有效预约,或者在有效的观众群里进行有效的推广,当展会举办时,在线下完成更有效的洽谈。这些线下的交流、体验及沟通洽谈、贸易对接,都在展会现场实现。
赵慰平
展览数字化与+互联网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对于互联网,会展界的人士不能够怕,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赵慰平介绍,全球展览业协会非常重视数据化工作,早在五年前法兰克福就成立了一个数据部门,此外,每一个展览公司都会有一个方便参展商的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预登记、订酒店,这个服务受到广泛欢迎。近两年,法兰克福展览公司重点在做的两件事是CRM客户管理系统、整合E-Mail群发。“德国人不落后,但也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先进,德国重视安全化,在网络上做了许多工作。”
赵慰平认为,数据化和数字化技术虽然越来越强大,但展会和会议那种面对面交流的强烈需求也是不可替代的。网络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展览!特别是对需要交流、互动、高价值和新产品。同时展览是成本低、效率高的一种同类商品的货比三家的方式。标准化的、大路货的展览一定取代,但是新优特别是体验性产品则不会。德国人有一句话“网恋的最高境界还是要见面”,只要展览会是创新的,具有见面交流的必要,那么它一定会永葆青春。
宋薛利
智慧场馆实现展会创新发展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智慧国博系统能干什么呢?在宋薛利看来,智慧国博相当于在国博中心周边建设了一条信息、数据流通的快车道,实现停车导航,展会数据收集等硬件基础和功能。据介绍,在国博的“智慧”场馆内,观展者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可实现随时随地预订餐饮、酒店、旅游、飞机票、火车票、物流等服务。当然,除了网上预订与支付,对面积庞大的国博中心来说,观展者尤为需要的是快速找到目的地。国博在整合平台集成基础上,还开发出营运平台,客户可享受在线预订、路径导航等一系列便捷服务。此外,还能实现定位导航,包括WIFI室内自动定位,室内WIFI、室外GPS无缝连接,兴趣目标位置的查询搜索,导航与路径指引;泊车服务及反向寻车包括车位查询,反向寻车导航;好友位置查询和移动社交,非现场用户的“APP看展”等服务。 “智慧化”的场馆内将可以实现参展者的精确导流,据国博中心介绍,“智慧国博”平台将可以收集观众的数据,只要进入国博打开WIFI,大数据收集系统就能记录观展者的轨迹,进行客流统计分析,并分析参观人员的参观路线等。
同时,展商将可根据观展者的行为,对展位的布局进行调整。“如何根据亮点适时调整,令参展人员迅速找到位置,是移动会展平台正在建设的。”国博中心介绍,国博移动智慧平台通过WIFI精准定位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根据参展人员位置,自动将相关展会、展位、位置服务等信息,推送至参展人员的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设备上,实现数字智能化伴游服务。
呼庆源
新技术助会展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西安远华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展览通充分体现了智能手机终端的优越性,适用于会展服务的互动平台。以往买家参加展会,通过广告、导引牌、人流进入展会,到展位换名牌、拿资料的这种方式,观众得到的信息很零乱。展览通的出现将改变这一现状。观众通过展览通的智能导航,可迅速了解展览布局、更快捷地找到目标展商和展品,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可以与有兴趣的展商进行电子互动,买家可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线索。而对展商来说,展览通能帮助展商随时了解观众对展商和展品信息的兴趣,展商能通过对回复留言、下载观众联系信息,提供快捷的搜索渠道,更为精准地找到合适的买家,从而赢得更多市场机会。呼庆源表示,展览通是个平台,今后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与社交平台打通,借助微信,把微信用户中对展览有兴趣的用户吸引到展会中来,以更好地为展会主办方服务。呼庆源特别提示,新的3D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很多行业壁垒被打破。现在应该对网上展览会重新定位,展览界要采取新的态度迎接互联网。
西安远华智慧会展机器人“远华一号”是以会展项目为服务对象,以互联网为手段,以会展机器人为落地服务载体,以大数据为运营基础,以云计算作为平台,结合现有会展管理方法,实现现代参会新体验为目标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王涛互联网社群在会展业的实践上海联展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联展会展人 创始人由中国经济网·会展中国和联展会展人联合国内一线城市会展行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会展人大会·朱家角2015”,打破了举办行业活动由组织者拟定主题,定向邀请嘉宾,然后开始广撒网销售,最终落地执行的传统运营模式,全程利用微信社群进行众创、众筹、众服,打造出了“会展业首次由参加者决定内容的大会”的创新模式。从首次发布征集活动创意开始,整个大会活动从众创策划,发布,报名,到执行落地,仅仅用了1个月时间,并且整个大会居然没有一个专职的销售人员,完全通过微信推广,确定各主题活动发起人、招集参会者购票报名。正是因为以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使这次会展人大会大大缩短了活动的组织时间,创新了运营模式。真正实现网聚人的力量,“打通线上、线下沟通交流渠道”,是将“互联网+”的理念贯穿全过程的大会。
那么明天的会展项目可能是怎样的?王涛认为,市场定位:以大数据挖掘和产业精准全覆盖为基础;组织形式:专业公司 + 协会(社群)+ 专业媒体;表现形式:全天候、多触点、社区化。
www.16-expo.com一路展展装O2O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