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发展会展产业应该注意的五个问题

2020-01-14 浏览量: 1159

面对大城市会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态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会展企业开始关注中小城市的会展市场。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很多中小城市同样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会展业作为备受瞩目的现代服务业,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两种因素的碰撞,迅速激起了中小城市发展会展产业的热潮。从最新发展态势看,很多中小城市不仅出台了具有较大力度的会展业扶持政策,会展中心的建设同样在向中小城市迅速延伸。 

  毋庸置疑,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具有较高显示度的窗口行业,在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产业发展、拉动服务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会展业自身也有其发展条件与规律,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加以推进,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那么,中小城市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会展业呢?笔者认为,关键需要注意如下五点:

  第一,对是否适合发展会展产业要审慎判断。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会议、展览、节庆、赛事等聚会活动几乎无处不在,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凡是有人类集聚生活的地方,就必定存在某种形式的会展活动。然而,会展活动是否等同于会展产业呢?显然,对这一问题需要审慎回答。因为很多会展活动,如为纪念婚丧嫁娶、生日满月等举办的活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的家庭团聚,以及同学、战友的聚会等等,或者是源于传统习俗,或者是源于情感交往需要,虽然这些活动客观存在,甚至数量众多,但并不能称之为产业。那么,什么是会展产业呢?显然,产业是一个与投入产出有关的经济学概念。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会展产业要以大量会展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如果不存在以策划、组织、服务、接待会展活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就不会存在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会展产业。由此看来,会展活动与会展产业是两个概念,会展活动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不见得符合产业发展的特征;会展产业属于经济学范畴,产业发展需要符合经济规律。这意味着,虽然中小城市存在各种各样的会展活动,但并不是所有中小城市都适合将会展活动发展为会展产业。

  第二,对会展活动的外部经济性要科学测算。很多中小城市之所以关注会展业的发展,主要是看中会展活动的外部经济性。换句话说,会展活动的举办不仅能够拉动城市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具有促进贸易、引进资金、开阔发展思路等多方面的价值。然而,会展活动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外部经济效应究竟有多大?目前的研究依旧停留在模糊的概念层面,虽然从理论层面看会展业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结论已经没有太多争议,但是对这种外部性的实证测算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缺乏具有较高说服力的经验数据。即便如此,对打算发展会展业的中小城市来说,依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很难找到准确答案,但在决定是否发展会展业之前,依旧需要对会展活动可能的外部经济效应做出科学测算。否则,政府对会展业的各种投资就无章可循。

  第三,对会展业的目标定位选择要切实可行。大城市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无论哪种形式的会展活动,都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目标群体。但中小城市的情况大不一样,城市资源及居民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决定了中小城市的会展业通常无法做到“遍地开花”,大多数只能从特色方面实现突破。因而,中小城市发展会展产业首先需要做好目标定位,明确发展会展业的初心。从近年来很多中小城市的实践经验看,有的城市以地方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有的城市以促进居民消费为基础,以活跃消费市场为目标;有的城市则以促进文化与旅游发展为目标,以吸引更多游客为目标。由此看来,中小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各地需要根据资源禀赋,合理选择目标定位。

  第四,对会展业要素投资的配比要系统筹划。会展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涉及创意策划、组织运营、服务接待、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会展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条协同推进,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例如,会展活动举办期间,由于大量客商短时间内集聚到举办城市,不仅对公共汽车、出租车等运输设施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且对住宿、餐饮等接待服务同样具有刚性需求。如果客房数量、餐食供应量、客货运输车辆等满足不了会展活动的需求,必然造成“无车可乘、无床可住、无餐可吃”的紧张局面,不仅会影响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社会混乱。所以,中小城市在发展会展产业时,一定要注意产业要素投入的科学配比,会展场馆、交通运输、服务接待、专业人才等任何一个领域存在明显短板,都可能造成其他环节的产能浪费。

  第五,对政府财政资金补贴要做到科学规划。为了促进会展业的发展,很多中小城市都设置了专项经费,按照展览面积或者参会人数等指标对会展活动的主办方进行补贴。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对吸引更多会展项目落地举办能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未必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效果,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需要明确补贴对象,立足于产业链的构建,优先补贴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其次,需要明确补贴重点,按照城市举办会展活动的初衷,选择重点补贴的领域;再者,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补贴机制,确保财政补贴的公开、公正与公平;最后,需要合理评估补贴的绩效,为此,一方面要从微观层面考察每一笔资金的列支是否符合规范,另一方面要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层面,评估补贴政策的整体效果。如果只是少数会展项目因政策补贴而得以举办,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缺乏起色,这样的补贴政策同样需要适时调整。

  作者:刘大可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会展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同时兼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内会展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是我国会展教育和会展研究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特装推荐 更多>>

明星设计师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