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会展业谋划协同发展

2018-12-20 浏览量: 372

京津冀地区一直是中国传统的会展经济圈,但近年来区域内会展业发展滞后,大展馆缺乏、发展不平衡、产业协同力度不足问题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步伐,既为区域会展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如何突出京津冀三地会展业的自身特点,实现协同发展?如何将三地的会展业发展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轨道中?都是区域会展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国贸易报》记者日前就上述话题采访了业界专家。

京津冀会展机遇满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津冀一体化为区域内会展业发展带来的主要机遇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京津冀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加速提升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竞争力。区域经济是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该地区的经济水准有望得到明显提升,从而为京津冀地区的会展业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其次,会展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京津冀会展业的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和调整京津冀地区会展业的总体布局,构建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体系,减少低水平的同业竞争,从而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最后,从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看,会展场馆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现代化城市的“标配”,会展产业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安新区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这一角度看,雄安新区的建设必然能够为京津冀会展业提供新的增量。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认为,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会释放一些政策利好。近年来,三地都比较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分别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从建设场馆、规划土地、项目引进、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推动展览业的发展。

三地产业发展各有特点

京津冀三地的会展业基础不同,城市发展定位不同,使得三地的会展业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在刘大可看来,北京要结合“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以发展国际会议、国际性文化体育交流活动、高端精品展览会特别是针对科技领域的高精尖展会为主,以会展活动为重要抓手,推动“四个中心”建设。

而天津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定位于“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这意味天津在未来会成为京津冀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作为京津冀地区商贸展览的核心区,天津需要建设大型展览场馆、承担组织举办大型展览活动特别是经贸类展览活动的重任。

河北要发展会展业,先要做好战略定位。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来看,河北目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在会展业的竞争中不具有明显优势。总体来看,会展业中心城市的功能应该主要由北京和天津来承担。

刘大可表示,河北目前一要结合各城市的产业优势,组织举办特色会展活动;二要结合各地消费特点,重点开发消费类会展活动;三要以京津冀三地大市场为主要目标,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会议以及文体活动市场。

刘大可认为,从全球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大城市更具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但是会展业绝对不是大城市的专属,相反,世界上很多中小城市在会展业发展中独具特色。这说明,河北会展业虽然在京津冀地区总体上不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发展机会。

协同发展更需奋发有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会展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要求在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共同推进,进而做好京津冀会展业的协同发展。

道同共创科技有限公司CEO周景龙认为,要研究好区域内产业分布,合理规划展览业的区域布局、层级布局和行业布局。

刘大可指出,会展业对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公共服务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性,京津冀会展业能够顺利地实现协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整体推进状况。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推进越顺利,越有助于该地区会展业的协同发展。

“会展业的协同发展虽然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有较强的依赖性,但绝对不意味着京津冀会展业的协同发展应该处于区域协同发展的‘随机跟随’状态,相反,会展业作为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外部性的引领产业和交流平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更需要奋发有为,将会展业的协同发展列为优先战略,让会展业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刘大可说。

特装推荐 更多>>

明星设计师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